終於拿起勇氣,把給前度的日記從頭到尾的翻看一片。
以為要找個coffe shop,喝著咖啡慢慢細味,結果我還是選擇在青山公路上,找一個沒那麼多人的停車處,泊低車,在車廂裡聽著歌,一篇篇的閱讀。
好像從第三者角度看一個很普通的愛情故事:主角其實一直帶著自己的期望去愛一個人,甜蜜過後,問題很容易就出現,不相信對方,三番四次的“你看我多麼的為你,為何你還是無視我...”,很多很多埋怨的。
前度應該是很努力的愛過我,至少我們有過很短時間的快樂,我們都想與對方一起去經歷一些自己期待的,可惜愛的根基很薄弱,根本敵不過風吹雨打。
重看這些紀錄,是想嘗試找找自己在感情上缺失的其實是什麼,我是帶著什麼心態去看一段關係 - 嗯,我太過想自己,總是帶著對別人的期望而開始一段關係,沒有真正的理解和感受對方想要的東西。
我滯留在的那個缺口叫同理心。
單身這十年,從小朋友到冰箱裡的灰姑丈到早已推走我的人到鬍鬚男,甚至9886先生,每一個出現都是讓自己更明白需要什麼:小朋友讓我明白先查清楚對方是不是基的、冰箱裡的灰姑丈讓我明白不要期待對方能改變自己、早已推走我的人讓我明白不是投契就能成為一對,鬍鬚男讓我明白我需要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好...
近這兩年,很強烈的孤單感覺回來了,不斷在想上天還需要我明白什麼,怎樣才有更強烈的同理心...
同理心vs自我,似乎是這個階段要穿越的當下。